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21日晚间在首都新德里与到访的美国副总统万斯就敲定双边贸易协定、深化战略和经济关系举行会谈。据悉,这是万斯首次访问印度,同行的还有其印度裔妻子乌莎、两人的子女以及多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环球时报援引印媒的报道称,作为“印度女婿”的万斯此访具有强烈情感意义。
据《印度时报》网站4月23日报道,印度22日通过公报命令通知制造商,政府允许从中国进口制冷量最高达2冷吨的空调压缩机,而无需中国工厂获得印度标准局的强制性认证,豁免期限为一年。此举正值印度国内的这个关键空调零部件严重短缺之际。马上进入夏季,空调需求将进入高峰而本地压缩机产能不足,印度空调行业一直要求推迟执行印度标准局对空调的质量控制令,该命令规定制造商只能从印度标准局认证的工厂进口零部件。中国一直是包括压缩机在内的所有空调零部件的主要来源地。PG电塑公司负责运营的常务董事维卡什·古普塔表示:“这一命令将使整个行业松一口气,因为本地产量远远低于需求。”
萨克斯认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说法是“一种美国式的陈词滥调,是一个懒惰、愚蠢且虚假的想法,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中国做得比我们好,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攻击中国”。“从世界角度来看,产能过剩这个说法本身就很荒谬。谈及印度的崛起,萨克斯说,“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也有点刺耳,但这是事实——美国想利用印度对抗中国。实际上,现在的美国不稳定,所以要小心一点,不要落入美国的陷阱。我认为印度应该这样说,世界是多极化的,我们很高兴成为其中一极。在多极化世界中,大家都应该相互和平相处、相互尊重。我的观点是,印度不要关闭与中国合作的选项。”
印度钢铁行业内部人士透露,中国钢材占印度进口量的30%以上,且价格比本土产品低约15%-20%。 加税表面上是保护本土产业,但印度制造业却叫苦连天: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负责人抱怨,改用印度本地钢材后,成本直接上涨了8%,生产线甚至被迫停工。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印度宣布加税的前一周,美国商务部刚对印度出口的铝制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有分析认为,莫迪政府试图用“对华强硬”的姿态,换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
2025年4月21日,印度商务部宣布对五类中国钢铁制品加征12%临时关税,此举恰逢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被外界视为莫迪政府向特朗普递交的投名状。但仅隔48小时,印度工商部便发布公告,对中国制冷量不超过2冷吨的空调压缩机实施为期一年的进口豁免,暴露出其政策协调机制的紊乱与战略焦虑的深化。这场关税政策摇摆的根源,在于印度在中美双重压力下的结构性矛盾。 作为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印度70%的炼钢设备依赖中国技术输入,其本土高端钢材产能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30%。
站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十字路口,这些贸易摩擦就像地质运动中的地壳裂纹,暴露出更深层的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