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冷式:主体结构为铜质蛇形盘管,制冷剂在空调四大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
1、风冷式:主体结构为铜质蛇形盘管,制冷剂在管内流动,空气在管外流动,管外侧一般 使用铝制肋片增大换热面积,多做成长方体状。
采用自然对流换热时无风机、无噪声,但换热效果较差。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换热时有 噪声,但是换热效果好。
用于中小型氟利昂机组、缺水环境、汽车。传热系数较低,温差大。不需要冷却水系 统,露天布置,不用机房,翅片清洗不便。
a、 套管式:用直径较粗的钢管或者通关内套一根或数根细管,粗管中走制冷剂蒸气,细 管中走冷却水,两者逆流换热。
用于冷量小于25KW的氟利昂制冷机组,换热系数较大,结构简单,易加工,可套在全 封闭压缩机上,冷却水流动阻力大,金属耗量大,水垢清理困难。
b、 壳管式:其核心结构为用钢壳做成柱状外壳,内部分布数组平行排布的换热管道。冷 却水在管道中流动,制冷剂蒸气则在钢壳中流动。按照布置方式分为立式和卧式。
、立式壳管式换热器:外形为一直立圆筒,内有平行管束,冷却水从顶部经配水箱、 均水板、分水头均匀的从切线方向进入进入管道,形成水膜,沿螺旋状流动。制冷剂蒸气从 侧面进入,冷却后液体由底部导出。
用于大、中型氟制冷系统,传热系数低于卧式,容易清水垢,水质要求不高,占地面 积小。冷却水耗量大,体积大,需要较高的操作平台。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该冷凝器水平放置,通常由管箱、筒体、管板、换热管等组成。 为提高换热能力,将管束用隔板分隔成几个改变水流方向的回程,冷却水从下方进入流经管 道吸收热量后从上方流出,制冷剂则层上方进入放出热量后下方流出。
卧式壳管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好,换热量大。使用范围最广泛,多用于大中小型制冷系 统,为节约用水,冷却水通常循环使用需要配备冷却塔。清洗不方便,水质要求高,水侧 流动阻力大。
3、 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结构与空气冷却冷凝器有些类似,主体是由光滑管或者肋片管构成 的冷凝盘管组。风机强制通风,但同时使用喷淋装置从上方喷水,水喷淋后从管束表面向下 流淌,部分水吸热变成蒸气,换热效果更佳,未蒸发的水进入下方水池循环使用。
用于中小型制冷机组,传热系数高,耗水量少,不用机房。造价高清洗维修麻烦。
4、 螺旋板式冷凝器:主体结构由一对钢板或者铜板卷成,为防止二者接触可在其中之一上 冲压出一些凹槽或者鼓泡其支撑和定位作用,然后两端用钢板焊死,仅留出进出管道,可以 形成一对螺旋同心细板区域进行换热。
与壳管式换热器相比,该类换热器换热系数更高,结构更紧凑,可以缩小体积,节省大 量金属材料,但是一旦发生内漏几乎无法修理,同时承压能力较差,水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