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调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一款售价 3.2 万元的玫瑰空调,因董明珠的多次回应而持续处于舆论漩涡中心。
近日,董明珠在中国品牌节上再次就玫瑰空调的争议发声:“你不喜欢有人喜欢,我就是要坚持去创新”“玫瑰空调可能有一点不那么美,但它创造了世界首台,你敢吗?” 这番话不仅没平息争议,反而让人们对其背后的意图更感 “耐人寻味”。
从产品本身来看,玫瑰空调的定价与设计是争议的焦点。32999 元的售价,远超普通 3 匹柜机空调的价格,甚至比一些高端品牌同类型产品还要高出不少。
要知道,市面上主流的 3 匹一级能效柜机空调,价格多在 1 万元至 2 万元区间,即便是国际知名品牌的高端机型,价格也鲜有突破 3 万元的。
而格力玫瑰空调主打的 “独创仿生玫瑰外观造型,3D 立体油墨丝印”,在很多消费者看来,设计陈旧、缺乏潮流感,与 “艺术品” 的定位相去甚远。有网友直言,这样的设计更像是几年前的审美,与当下简约、时尚的家居风格格格不入。
董明珠将玫瑰空调定位为 “为新婚人群准备,金婚银婚都可以用”,并强调其是 “世界首台”。但 “世界首台” 的创新点究竟何在?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还是仅仅在外观设计上做了文章?从公开信息来看,该空调的核心功能与其他同类型变频冷暖空调并无本质区别,所谓的 “创新” 更多体现在外观的玫瑰造型上。若仅因外观设计就将价格拔高到如此程度,难免让消费者觉得这是在 “玩噱头”。
从商业逻辑角度分析,董明珠此举着实让人费解。空调作为一种功能性家电,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更看重其制冷制热效果、能效比、噪音控制等核心性能,而非外观设计。
尤其是在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家电市场,过高的定价会将大量潜在消费者拒之门外。格力作为空调行业的领军企业,向来以性价比和技术实力著称,此次推出高价且争议巨大的玫瑰空调,与其一贯的市场策略似乎背道而驰。
或许,董明珠是想通过这款产品打造高端品牌形象。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不少家电企业都在向高端化转型,试图通过推出高价产品提升品牌溢价。
但高端化并非简单地提高价格,而是需要在技术、品质、服务等多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玫瑰空调仅靠外观设计的 “创新” 和 “世界首台” 的名头,显然难以支撑其 3.2 万元的高价,这种 “高端化” 路径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话题度往往意味着流量和曝光率。玫瑰空调自推出以来,因高价和独特设计引发了广泛讨论,董明珠的多次回应更是将话题热度推向高潮。无论评价是正面还是负面,格力品牌都获得了大量的曝光。但这种依靠争议性产品吸引关注的方式,是否会损害品牌形象,还需时间检验。
从市场定位来看,董明珠将玫瑰空调瞄准新婚、金婚、银婚人群,试图打造一款具有纪念意义的 “艺术品” 空调。但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究竟有多大?新婚人群在选购家电时,是否愿意为一款价格高昂且设计争议巨大的空调买单?恐怕答案并不乐观。大多数新婚家庭在装修时,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设计简约百搭的家电产品,而不是一款可能与家居风格不协调的 “玫瑰空调”。
董明珠曾表示:“我们讲不断地去创新,我们一定要把空调做成家里的一个艺术品,这就是我的目标。” 将空调打造成艺术品的愿景值得肯定,但艺术品不仅需要独特的设计,更需要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若脱离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审美偏好,所谓的 “创新” 就可能沦为孤芳自赏的 “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