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饮等解暑商品销量一路攀升,安装维修、零售服务等行业迎来忙碌旺季,“清凉经济”成为高温天里最亮眼的经济现象。
从家电卖场的热销数据,到街头小店的销售翻番,从高空作业的安装师傅,到加班加点的销售人员,高温下的“清凉经济”不仅带来了市场活力,更展现了民生需求与政策支持共同驱动的消费潜力。
7月22日,大庆市气温飙升至34℃,阳光炙烤着大地,户外仿佛一个巨大的桑拿房。
在欢乐居小区36楼的居民楼外,空调安装师傅小李正系着安全绳,悬在近百米高的楼宇外侧安装空调外机。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透了蓝色的工装,贴在后背勾勒出紧实的轮廓。“这天儿是真热,站着不动都出汗,更别说在外面干活了。”小李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38岁的小李和搭档小左,都是1987年出生,两人配合从事空调安装工作已经整整12年。
“我们俩从20多岁干到快40岁,这双手装过的空调数都数不清了。”小左一边在室内连接管线,一边向记者介绍,“天气凉快的时候活儿不多,一天能装个五六台就不错了,但这高温一上来,活儿就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根本停不下来。”
记者了解到,进入7月高温季后,小李和小左的工作量翻了一倍多,现在一天要安装12台左右空调。
“早上7点多出门,忙到晚上10点是常事,中午就随便在路边吃碗面,扒拉几口就得赶下一家。”小李说。
在戴女士家的安装现场,记者看到客厅的地面上摆满了工具和空调配件,小左正在仔细测量管线长度,小李则在阳台外进行外机固定。
由于36楼的高度较高,且外墙没有预留安装平台,小李必须全程悬在楼外作业,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格外谨慎。
“高空作业最怕的就是天气热,人一热就容易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出危险。”小李告诉记者,每次高空作业前,他都会反复检查安全绳、安全带的牢固性,“安全第一,不能拿命开玩笑。”
戴女士看着师傅们在高温下忙碌,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特意切了西瓜、泡了凉茶端过来。
“这么热的天,师傅们在外面高空作业太辛苦了,真是多亏了他们,我们才能快点儿用上空调凉快凉快。”戴女士说,这几天热得全家人都睡不好,赶紧下单买了新空调,师傅们接到单就马上过来了,一点儿没耽误。
在新玛特家电卖场的空调专区,记者看到前来选购空调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导购员拿着宣传册在各个品牌展台间穿梭,不时解答着消费者的提问。
卖场营业员告诉记者,进入7月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空调销售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以前一天能卖十几台就算不错了,现在一天卖五六十台很正常。”营业员指着墙上的销售排行榜说,柜式空调、变频空调、新风空调卖得最好,尤其是大匹数的柜机,很多消费者都说客厅面积大,必须得选制冷快的。
新玛特家电卖场家电业种经理王海向记者展示了一组亮眼的数据:今年6月至7月,借助国家家电补贴政策的东风,该卖场家电销售额再创新高。
其中,国补直接带动销售2174万元,占这段时间总销售额的82.7%;补贴金额达65.22万元,带动42个家电品牌实现增长,品牌增长占比达80%,整体增销1020万元。
“这次国家家电补贴政策真是太及时了,正好赶上高温天气,双重因素叠加,让空调销售彻底火了起来。”王海难掩兴奋地说,在各类家电中,空调品类借势高温和补贴政策,成为最大赢家。
数据显示,6月至7月期间,卖场空调销售额达93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6万元,增幅高达176.6%。
记者了解到,此次国家家电补贴政策覆盖了多个空调品牌和型号,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空调,可享受价格补贴,最高补贴金额达几百元。
“除了价格补贴因素,持续高温是推动空调销售的核心动力。”王海说,以前消费者买空调可能还会货比三家、等待促销活动,但现在天太热了,根本等不及,只要价格合适、能尽快安装,当场就下单了。
“消费者买空调最着急的就是尽快用上,我们必须在物流和安装环节跟上,才能留住客户。”王海表示,随着高温天气持续,预计未来一个月,空调销售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走进高新区银河太阳城小区的露心心冰激凌店,一股凉爽的冷气扑面而来,与室外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
“老板,给我来一盒网红小矮人牛乳冰激凌,再来两支超级大板奶味雪糕!”一位妈妈领着孩子走进店里,熟稔地报出想要的品种。
老板张薇笑着应着,麻利地从冰柜里取出商品打包。“这几天店里人特别多,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基本就没断过人。”张薇一边收银一边对记者说,她开这家冰激凌店已经4年了,每年夏天都是销售旺季,但今年的火爆程度超出了她的预期。
记者在店内看到,冰柜里的冷饮种类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绿豆冰糕、奶油冰棒,也有近年来流行的网红产品。
其中,网红小矮人牛乳冰激凌格外受欢迎,每盒装有18个小巧可爱的小冰糕,深受小朋友喜爱;印有“猫和老鼠”卡通图案的冰糕,则凭借怀旧情怀吸引了不少年轻家长;而重达450克的超级大板奶味雪糕,则以浓郁的奶香和实惠的分量成为成年人的首选。
谈及销售额的变化,张薇笑得合不拢嘴:“平时天气凉快的时候,店里一天的销售额大概在1000元,下雨天只有几百元。但进入7月高温天后,销售额直接翻了好几番,最高的时候一天能卖到5000元,平常也能稳定在3000元左右。”
“虽然累,但能让大家在高温天里吃到冰爽的冰淇淋,我觉得挺有意义的。”张薇告诉记者,高温天气不仅带来了销售额的增长,也让她对店铺的经营更有信心。
从安装工人的忙碌身影,到家电卖场的热销场景,从街头小店的冰激凌到各类解暑商品的畅销,高温天气催生的“清凉经济”正呈现出多元化、高品质的发展态势,不仅满足了市民的消暑需求,更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空调和冷饮这两大“主力军”,今年的“清凉经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消费,而是延伸到了服务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升级趋势。
在各大游泳馆,前来游泳消暑的市民络绎不绝,尤其是傍晚时分,人们纷纷到泳池畅游;水上乐园更是人气爆棚,不少家庭选择周末带孩子去水上乐园游玩,享受清凉时光;电影院、商场等有空调的场所,也成了市民避暑的好去处,带动了观影消费和餐饮消费的增长。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清凉经济”正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
无论是高空作业的空调安装师傅,还是忙碌在卖场的销售人员,抑或是经营小店的创业者,他们都在高温下坚守岗位。
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努力,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天,感受到了清凉与惬意,也让这座城市在高温中,依然充满活力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