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检测如今成为了众矢之的。近期,其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诸多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许多车主遭遇了令人无奈的情况,行驶里程尚不足一万公里的新车,竟提示OBD检测不合格。即便联系修理厂清除故障码,问题依旧顽固存在。往昔的年检主要集中于上线踩油门检测尾气等传统项目,如今依靠车辆的车载诊断系统(OBD)直接读取发动机数据,这看似先进的方式却带来了新的困扰。因为任何一个故障码都可能让车辆年检“卡壳”,车主还必须前往指定的M站维修,否则将失去复检机会,甚至面临报废风险。
从维修费用来看,M站的收费远远高出常规汽修店。同样是解决OBD检测出的尾气不合格问题,在普通汽修厂或许只需300元左右,而在指定M站却要花费1500多元,这无疑给车主,尤其是车辆价值不高或经济条件有限的车主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检测出问题就必须在指定地点维修,这极易让人怀疑其中存在利益勾结。事实上,一些检测站的不良行径也证实了这种担忧。新的年检规定实施后,部分检测站通过OBD检测手段向车主“索要”钱财。只要肯花钱,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也能蒙混过关;更有甚者,故意使OBD检测不通过,诱导车主去其指定维修点,简单刷个程序就让车主花费高昂费用。
车主们本以为取消60万公里强制报废是利好,没想到OBD年检却如此“刁难”。这种情况就如同网友调侃的给老人体检一般,只要发现问题就采取极端措施,而不考虑实际情况。我们的车辆大多正规渠道购买,出厂时各项指标合格,但使用年限长的车辆因部件老化,排放数据难达新规要求。然而,检测不通过并不代表车辆不能继续使用,正如老年人患病不意味着就要被放弃治疗。
或许OBD技术本身并无过错,错在检测站为谋取私利采用“非法”手段,让车主失去信任并抵触检测。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严惩检测站与M站勾结的行为,为车主营造公平公正的检测与维修环境,推动汽车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毕竟,车主们需要的是合理、公正的年检制度,而不是成为不良商家利益链中的牺牲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人民币走强! 离岸人民币 对美元短线点 央行行长潘功胜:坚决防范汇率的超调风险
年营收3200亿创新高,股价从46元跌到8元,沙特阿美斥资100亿抄底
76人惜败魔术吞连败:马克西29分丢扳平三分 乔治25+10+6+6犯
海底捞被质疑太抠劝退孕妇,“宝宝衣服袜子相册都没有”,客服:统一福利是优先排位
苹果2025年硬件发布计划曝光!iPhone 17 Air要来了 智能家居中枢或3月发布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