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近日不少市民投诉,讲述在空调维修、清洗服务过程中,遇到了各类消费服务纠纷,让人十分恼火。
夏天是用空调的季节,市民过女士为父母在某互联网平台上,预约了空调清洗的服务,没想到却麻烦不断。
“清洗第一台时,他在我们的帮助下才把空调装回去。清洗第二台的时候,发现他把空调洗坏了。第三台空调我也不敢让他洗了,就让他离开了。”过女士告诉记者,空调在清洗后直接“罢工”。过女士只好联系了空调品牌方来维修空调,光维修费就花了500多块钱。
市民何女士也预约了三台型号一致的大金挂机空调和一台立柜空调的清洗服务。她告诉记者,在清洗以后,一台空调的叶片无法复原了。
“清洗的人员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叶片无法复原的情况,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去找平台赔偿,但是之后我在联系的过程中,平台不承认这个事情。”
对此,何女士有了疑问:这些平台的空调清洗师傅是否经过培训?师傅是否正规?有什么方法找到正规维修电线月家电维修投诉量
近年来,上海市商务委推广持证上门服务,规范行业宣传与加强执法威慑,壮大家电维修“正规军”队伍,挤压“李鬼”生存空间。
2023年,上海市商务委承接的冒用家电生产者商标或特约维修标识开展家电维修服务(俗称“李鬼”)投诉单共511件,较2013年高峰期下降近40%。2024年1-7月,承接的此类家电维修类投诉单共169件,较2023年同期下降46%。但是入夏以来,连续高温,7月承接的投诉单数量较6月上升2倍多,暴露出家电维修服务领域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季节性矛盾。
从12345市民服务热线涉家电维修类投诉情况看,上海市民反映的侵权情形主要集中在:经营者在网络搜索平台投放的广告和社区小广告中,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误导市民,后续延伸发生无病假修、小病大修等侵权行为,提供服务的主体主要是无照经营主体或者冒用家电生产者商标或特约维修标识开展家电维修服务的经营主体。
据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8月5日至8月31日期间,全市相关部门将集中力量进行夏季上海家电维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打击家电维修服务中存在的“无病乱修”“小病大修”等;整治冒用家电生产者商标或特约维修标识和无照经营的家电维修主体;清理线上线下家电维修虚假信息和强化规范服务;推出“打击‘黑网点’”“清理虚假违规信息”“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服务示范”等行动,进一步优化净化本市家电维修市场环境,提升市民家电维修安全感和满意度。
打击“黑网点”,开展线下菜市场、里弄等相关场所的排查。全面梳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单,对投诉涉及的社区“小广告”呈现的“400-”电话号码进行溯源。对发现的无照经营家电维修服务“黑网点”和冒用家电生产者商标或特约维修标识的主体登记造册,并将线索反馈至市场监管部门,予以坚决查处。对涉及注册在外地的冒用家电生产者商标或特约维修标识的主体,及时将相关线索移交至相关省市市场监管部门。
清理虚假违规信息,对主要道路、社区、菜市场等相关场所加大日常执法检查频次,对涉及家电维修类乱发“小广告”,乱悬挂、乱张贴宣传品及乱涂写、乱刻画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严格落实ICP备案准入,加大对重点平台、网站、App、小程序违规提供家电维修信息服务的监管力度对违规提供涉虚假家电维修互联网信息的网站、APP、小程序予以关停或下架处置。
规范服务示范行动,集中开展3-4次专业服务人员专项培训,扩大家电维修持证上门服务人员规模,依托“962512”上海家电服务热线平台、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倡议引导全行业开展持证上门服务,并引导市民扫码查询信息。发布一批品牌家电维修企业名单,组织品牌家电维修企业巡回进社区,每个区组织不少于3场现场宣传服务活动,为市民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对于上门服务的人员,一定要查验所持的上海市统一的家电维修上门服务证,增加安全防范意识。
,可在线查询小区物业公司信息,找到小区对应的物业公司。查到小区对应的物业公司后,可使用
,在搜索栏输入“物业公司名称”,即可查询公司信息、联系方式等“随申办市民云”APP秉持着为民服务的初心,持续提供着许多实用、好用的便捷服务。从医、食、住、行等多个方面为市民们提供服务,节省办事时间。
社区云内含党建园地、居务公开、物业保修、公共政策、社区动态、通知公告等板块,和我们上海市居民息息相关,涉及生活中的到方方面面。